自然资源部长三角海洋生态环境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第一届学术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召开

作者:韩汇宇、林燕 发布日期:2023-04-03 阅读:953


图片1_副本.png

2023年3月29日,自然资源部长三角海洋生态环境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以下简称“长三角海洋野外站”)第一届学术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在杭州星都宾馆会议室召开,会议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举行。

图片2.png

苏纪兰院士主持会议

学术委员会主任苏纪兰院士主持专家会议,来自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上海交通大学、厦门大学、中山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单位的60余位专家和代表出席会议。自然资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所长方银霞代表依托单位在会上致欢迎辞。浙江省自然资源厅海洋预警处苏建军四级调研员与会指导。

图片3.png

方银霞所长致辞

会上,长三角海洋野外站站长周锋就2022年野外站的工作内容、成果、进度规划等内容作了汇报。与会专家对年度报告作了点评,对于建设长期、稳定、高效的调查观测活动以及科学研究提出了建设性意见和建议,对长三角海洋野外站近三年来服务自然资源部需求、挖掘观测与研究特色、深入推进基础条件改善、服务地方等方面的进展予以肯定和认同。

图片4.png

周锋研究员汇报野外站工作

会议同时组织了河口生态系统研究相关的学术交流会。特别邀请了中山大学吴加学教授作了“珠江河口低氧发育的空间分布规律与溶氧收支平衡”的报告。此外,厦门大学郭香会教授带来题为“中国海海-气二氧化碳通量——观测与标准”的报告;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杨德周研究员带来的“黑潮入侵对浙江外海影响研究”的报告;海洋二所优秀毕业生代表韦一作题为“黑潮上游上升流减弱引发东海海表增温趋势”的报告;天津大学的罗晓凡副教授带来“北冰洋太平洋扇区低营养层生态系统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的报告;中科院海洋所海洋生态与环境科学重点实验室的池连宝博士带来“长江口及邻近海域沉积物耗氧的空间异质性及其对低氧的贡献”的报告;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海洋生态研究中心的赵彬博士带来“锋面过程对夏季长江口缺氧区的调控机制”的报告;河海大学李登辉博士带来题为“High-resolution Biophysical Model to Simulate the Coastal Currents, Transport and Population Connectivity of Blue Mussel in the Gulf of Maine”的报告;我室孟启承副研究员带来了题为“台风对长江口外缺氧区影响机制多样性初探”报告,与会专家围绕中国沿海河口邻近海域的缺氧、藻华、酸化等生态过程,东海黑潮的跨陆架交换与上升流变异等主题开展了热烈讨论。

自长三角海洋野外站2019年入列自然资源部首批野外科技创新平台以来,在部主管部门、依托单位以及地方管理部门的支持下,聚焦于长三角近海海域的富营养化、藻华、缺氧与酸化等代表性生态过程,从多尺度海洋动力学过程与物理-生地化耦合过程等角度持续开展了周期性的调查与观测,深入挖掘历史资料,推进多个专题科学研究,围绕舟山、南通、宁波和温州四个区域中心逐步建设完善了一个覆盖长江口周边海域以及大通跨江断面包括点(生态综合浮标)、线(跨江断面、31N断面)与面(长江口及邻近海域大面调查与卫星观测)相结合的立体观测系统。


  • 卫星海洋环境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 2021卫星海洋环境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版权所有.
    浙ICP备10040255号-4   流量统计   

  • 地址:杭州市保俶北路36号
    邮编:310012
  • 总机号码:+86-571-8196 3198
    传真:+86-571-8883 93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