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资源部杭州全球海洋Argo系统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学术年会召开

供稿:卢少磊 发布日期:2025-04-01 阅读:218

3月26日,自然资源部杭州全球海洋Argo系统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以下简称“Argo野外站”)第一届学术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在杭州召开,我所陈大可院士、梅显俊副所长出席,来自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中科院相关研究所、中国海洋大学、厦门大学等单位的30余名专家学者参加会议。

Argo野外站学术委员会主任陈大可院士主持会议,站长刘增宏作2024年度工作报告。2024年,Argo野外站依托各类项目在西北太平洋和印度洋布放了32个自动剖面浮标,并将国内其他单位布放的16个浮标纳入中国Argo计划,维持了由70多个浮标组成的我国Argo观测网;研发了深海CTD盐度订正模型,并对崂山实验室布放的深海玄武型剖面浮标的盐度数据进行延时校正,有力支撑了我国深海Argo区域观测网建设。Argo野外站在研的多个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课题进展顺利,助力国产生地化传感器和新型浮标的研发,新获批浙江省国防科工系统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1人入选自然资源部科技领军人才,1人获省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资助。学术委员会充分肯定了Argo野外站过去一年在我国剖面浮标观测网建设、数据产品研制、开放共享和团队建设等方面取得的成果,并就野外站的发展方向、业务运行、专项浮标数据共享以及我国Argo计划纳入业务化体系等进行了讨论,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会上,Argo野外站副站长邢小罡研究员、客座专家成里京研究员、李宏副教授分别作了“国产BGC-Argo浮标与生地化传感器研制进展"、“全球海洋溶解氧观测数据集构建"和“西边界流随水平分辨率的变化-观测的视角"等3个学术报告,与到场专家开展交流研讨。

86e0f4966e71430458ebe258d8fdc5e1.jpg

  • 卫星海洋环境监测预警全国重点实验室

    © 2021卫星海洋环境监测预警全国重点实验室 版权所有.
    浙ICP备10040255号-4   流量统计   

  • 地址:杭州市保俶北路36号
    邮编:310012
  • 总机号码:+86-571-8196 3198
    传真:+86-571-8883 93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