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资源部大亚湾海洋风险与灾害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揭牌

作者:楼琇林 发布日期:2025-03-11 阅读:103

        2月28日,自然资源部大亚湾海洋风险与灾害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以下简称“大亚湾野外站”)在广东惠州大亚湾正式揭牌,并召开第一届学术委员会第一次会议。自然资源部科技发展司、上海市海洋局、惠州大亚湾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等管理部门、特邀专家、共建单位和联建单位代表共50余人出席。
       大亚湾野外站由上海交大、海洋二所、大亚湾农林水综合服务中心共同建设,由我所张华国研究员担任站长,苏纪兰院士担任第一届学术委员会主任,上海交大林忠钦院士担任第一届管委会主任。野外站聚焦台风风暴潮、海洋生态失稳和溢油危化品泄漏等三大典型海洋风险与灾害,将建设以“空-天-地-海”精细化实时立体观测为基础,具有海洋风险与灾害的精准预测预警与决策服务等功能的野外观测与科研平台,为我国海洋防灾减灾保障体系建设和粤港澳大湾区海洋管理和防灾减灾提供科技支撑。
       会上,我所陈建芳副所长代表共建单位发言,张华国研究员作工作报告,介绍了大亚湾野外站的目标定位、研究方向、重点任务、人才团队及发展规划等情况。与会专家开展了充分讨论,高度肯定了大亚湾野外站的建设意义与工作基础,并就观测系统布局升级、创新研究与数据共享、运行机制与队伍建设等方面提出了建设性意见。
       同时,自然资源部深圳海洋中心和广东省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与大亚湾野外站签署了联建合作框架协议,成为第一批联建单位,三方将在大亚湾海洋观测设施平台建设、海洋观测数据资料共享、科教基地与科普基地建设等方面开展合作,共同推动大亚湾野外站的建设与发展。
       揭牌仪式后,大亚湾野外站举办了“2025年海洋风险与灾害学术交流会”,来自国家卫星海洋应用中心、自然资源部惠州海洋站、南方科技大学和汕头大学等研究机构和高校的研究人员作学术报告,与会专家围绕海洋风险与灾害的监测、机制分析和预测预警进行了深入的交流。

16ab7756dc7d0fa09ac0ea50c11f2f08.jpg

6b939d935ca98ff24033ff70b4e07895.jpg

  • 卫星海洋环境监测预警全国重点实验室

    © 2021卫星海洋环境监测预警全国重点实验室 版权所有.
    浙ICP备10040255号-4   流量统计   

  • 地址:杭州市保俶北路36号
    邮编:310012
  • 总机号码:+86-571-8196 3198
    传真:+86-571-8883 93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