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第32次海星学术论坛
报告人:何映晖 副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林夏艳 讲师(浙江海洋大学)
邀请人:刘统亚 副研究员;张翰 副研究员
时 间:8月18日(周五)9:30-11:30
地 点:1号楼610会议室
卫星海洋环境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为增进学术交流,促进实验室对外开放,组织系列“海星系列学术论坛”,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与青年科研人员分享前沿科学动态,讨论最新学术成果,欢迎大家踊跃参加。
召集人:刘统亚 副研究员;张翰 副研究员
会议时间:8月18日(周五)9:30-11:30
线下会议地点:1号楼610会议室
腾讯会议:135-690-653
腾讯会议链接:https://meeting.tencent.com/dm/RHda2sL5UGxs
报告一
报告人:何映晖 副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报告摘要:卫星观测表明,东南印度洋(SEIO)中尺度涡运动活跃,涡旋表面特征具有显著的空间变化。然而,涡旋垂直结构是否存在相应的变化,以及涡旋表面特征与其垂直结构之间的关系,目前尚不清楚。本研究结合卫星观测和Argo浮标数据,首次揭示了SEIO涡旋垂直结构和体积分能量的空间变化。表层强化涡旋和次表层强化涡旋的源地与平均流系对应很好。表层强化气旋涡(CE)主要源自于南印度洋逆流流系,次表层强化气旋涡主要来源于Leeuwin海流(LC)流系(距南印度洋东部边界约10°经度带范围)和SEIO南纬30°以南的大洋内区。表层强化的反气旋涡(AE)广泛生成于SEIO的整个区域,而次表层强化的AE的源地仅分散在少数区域。SEIO中的涡旋生命周期与涡旋体积分能量显著相关。影响SEIO中涡旋能量空间变化的最重要因素是涡旋垂直结构,其次是涡旋振幅。最后,通过研究两个再分析数据在涡旋模拟上的表现,我们发现LC系统中涡旋生命周期和移动距离的偏差是由涡垂直结构的偏差引起的,进一步证实了涡旋垂直结构对涡旋生命周期的影响。
报告二
报告人:林夏艳 讲师(浙江海洋大学)
报告题目:The Different Dynamic Influence of Typhoon Kalmaegi on two Pre-existing Anticyclonic Ocean Eddies
报告人简介:林夏艳,浙江海洋大学讲师,浙江省第十二届青教赛二等奖,主持省级线下一流课程《海洋要素分析》。主要从事南海涡致输运、台风-涡旋相互作用以及人工智能识别三维涡旋等工作。主持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以及其他项目多项,发表合作论文20余篇,其中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论文7篇。海洋学期刊DSR-I审稿人,浙江省海洋学会会员,人工智能海洋学专业委员会委员。
报告摘要:台风与涡旋的相互作用是近年来较为关注的科学问题,不少研究探讨涡旋对台风的作用,并且更偏向于冷涡的影响。然而台风对暖涡本身的影响则关注得相对较少。本报告介绍我们利用多源数据分析台风“海鸥”影响下,两个不同位置的暖涡的不同响应及其机制分析。在水平空间分布上,两个暖涡的面积和温度都发生了不同程度的下降,但距离台风中心较远的暖涡AE1的振幅、罗斯贝数和涡动能均增加,距离台风路径较近的AE2则表现出下降的趋势。在垂直方向上,AE1导致150米以上的温度升高和盐度降低。混合层深度(MLD)以下的响应尤其突出;相比之下,AE2在混合层以上经历了不同的变化。造成两个暖涡不同响应的原因是由于台风路径左侧的暖涡在台风“海鸥”对海洋做正功的影响下,从而有向下的艾克曼抽吸和热泵现象,从而进一步增加了AE1的强度。另一方面,位于台风中心附近的暖涡AE2由于台风中心强正风应力旋度引起的冷抽吸而减弱。这些发现强调了涡旋在与台风相互作用中的相对位置的重要性。
© 2021卫星海洋环境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版权所有.
浙ICP备10040255号-4 流量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