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一:海陆一体超密集分布式光纤声\震联合监测系统及应用;报告二:利用机器学习预测热带气旋风泵引起的海表温度响应

2023年第51次海星学术论坛

发布日期:2023-11-22 阅读:162

报告人:李超、崔红星

邀请人:张翰 副研究员

时    间:11月23日(周四)9:30-11:30

地    点:1号楼1210会议室


卫星海洋环境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为增进学术交流,促进实验室对外开放,组织系列“海星系列学术讲座”,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与青年科研人员分享前沿科学动态,讨论最新学术成果,欢迎大家踊跃参加。

召集人:张翰 副研究员

会议时间:11月23日(周四)9:30-11:30

会议地点:1号楼1210会议室

报告一


报告人:李超 高级工程师,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广州)

报告题目:海陆一体超密集分布式光纤声\震联合监测系统及应用

报告人简介:李超,南方海洋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广州),高级工程师。长期从事海洋环境安全研究与立体观测相关领域装备研发、系统集成及应用,具体包括分布式光纤传感应用研究、深海传感装备研发及应急通信系统集成等。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广东省海洋六大产业专项项目课题负责人,参与国家、省、市级项目20余项。发表论文6篇,授权发明专利4项。

报告摘要:本次报告主要介绍一种海陆一体超密集分布式光纤声\震联合监测系统。该系统基于分布式光纤传感技术,具有抗电磁干扰、长距离动态监测(~100km)、空间密集感知(~0.5m)、传感端免维护等优势,可用于海洋工程地质稳态监测、水声目标探测和海底勘探等。


报告二


报告人:崔红星 博士生,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广州)与香港科技大学联培

报告题目:利用机器学习预测热带气旋风泵引起的海表温度响应

报告人简介:崔红星,南方海洋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广州)和香港科技大学联培在读博士生。主要研究方向为利用机器学习研究热带气旋引起的海表响应,如海表温度响应以及风泵引起的海洋生态效应。在GRL 和JSTARS 等国际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多篇。

报告摘要:采用随机森林方法构建一个机器学习模型,以预测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诱导的海面温度冷却的空间结构和时间演变,即风泵过程。使用的预测因子包括与热带气旋特征和热带气旋前海洋状态有关的12个变量。结果表明,该模型能有技巧地预测不同强度组的热带气旋所产生的冷尾流的时空演变,并捕捉到观测的海表温度响应在不同热带气旋之间的变异。利用相同的机器学习方法进一步建立了另一个模型,用以评估12个预测因子在确定最大降温幅度方面的相对重要性。根据这些预测因子特征得分的计算表明,考虑到降温所处的区域,热带气旋强度、平移速度和大小以及热带气旋来临前混合层深度和海表温度占主导地位。本研究提出的方法和研究结果对于预测热带气旋风泵效应所引起的海洋初级生产的变化也有重要意义。


  • 卫星海洋环境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 2021卫星海洋环境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版权所有.
    浙ICP备10040255号-4   流量统计   

  • 地址:杭州市保俶北路36号
    邮编:310012
  • 总机号码:+86-571-8196 3198
    传真:+86-571-8883 9374